被調劑了怎么辦?
下文關于專業調劑的若干
認識誤區及疑問解答
什么是專業調劑?
投檔考生進行專業分配時,將那些無法滿足專業志愿但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分配到還有空余計劃的專業。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會有專業調劑?怎么會出現“無法滿足專業志愿的考生”?
在填報志愿的過程中,一般情況下考生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分數等情況填報專業志愿,部分考生還會參考高校往年各專業的錄取分數情況,有的考生還會考慮盡量不與本校其他同學填報的志愿撞車。
對每個考生來說,能夠十分準確地知道自己填報的專業志愿,但卻無法預知其他考生的專業志愿情況。
即使是參考高校往年各專業的錄取分數,也只能夠對該校以往年度各專業報考熱度進行一個粗略的判斷,對今年的各專業的報考熱度分布卻不可知;
參考本校其他同學填報的志愿情況,僅僅可以了解自己身邊同學的情況,卻并不能了解全省(區、市)考生的志愿情況。
因此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無論怎樣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對于各高校來說,各專業的報考也不可能出現完全均衡的情況。
當考生的檔案被高校調閱后,高校會根據預先設定的錄取規則和招生專業計劃對考生進行錄取和專業分配。
由于各專業報考不均衡,就會出現某個考生所填報的所有專業均已錄取額滿的情況,該考生不能被錄取到所填報的專業,成為“無法滿足專業志愿的考生”。
此時對該考生去向的處理會有兩種情況,要么進行專業調劑,要么被退檔。
這時候如果高校存在沒有錄取額滿、還有剩余名額的專業,那么高校就會看考生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如果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分數有優勢則將該考生調劑到某個有空余名額的專業中。
如果考生不服從專業調劑,則將該考生退檔。
這里,以“等車”來做個比喻,大致是這樣的:
舉個例子
比如某個省(區、市)設置的高考報名表中,同一所院校志愿里考生可填報6個專業志愿。這6個專業志愿好比是6輛汽車,第一專業志愿好比是1號汽車,以此類推,第六專業志愿就是6號汽車。
假設有一群人在排隊等汽車,每個人只能選擇乘坐1輛汽車,在等車過程中每人需要預先提交一個自己想要乘坐的汽車編號,由于每個人提交的號碼是自己想乘坐的汽車編號,卻并不知道別人提交的乘車編號。
因此,當汽車來了大家按照預先提交的編號去乘坐汽車時就會發現,有的汽車已經沒有座位了,有的汽車還空著很多座位,卻沒有人來坐。
假設6輛汽車里的座位數與等車人數相等,為了使每人都有座位,還沒有上車的人就只能去乘坐那些還有空座位的汽車。
在這個比喻中,沒上車的人相當于無法滿足專業志愿的考生。把這些還沒有找到座位的人安排到有空座位的汽車上就相當于專業調劑。
由于考生填報志愿的不均衡,同一所高校中有的專業填報人數過于集中,就好比那些很快就坐滿了但還有人想要上的汽車,而有的專業填報人數過少或無人填報,就好比那些還有空余座位的汽車。
高校為了完成各專業錄取計劃,就是相當于讓每個座位都有人,在進行考生專業分配時,將那些沒有滿足專業志愿但服從調劑的考生,分配到那些沒有完成錄取計劃、還有空余名額的專業中,這個過程就是進行專業調劑的過程。
對于考生來說,服從專業調劑,就是同意高校把自己調劑到沒有完成錄取計劃、還有空余名額的專業中,即允許高校給自己在沒有坐滿的汽車上找一個座位;
不服從專業調劑,就是只想去自己填報的專業,如果自己選擇的汽車已經沒有座位了,則放棄乘車,不去乘坐其他有空余座位的汽車。
專業調劑的認知誤區
對于是否服從專業調劑,本來是一次考生自主的選擇。
但由于對專業調劑的種種誤解,讓許多考生不敢選擇。以下就針對幾種考生最容易產生的誤解進行說明。
選了調劑,就會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
這個問題是很多考生所擔心的,總覺得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會把考生隨意安排到某個專業。其實考生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近年來教育部在引導高校進行招生改革探索中,一方面加大各類信息公開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強規范招生管理和違規查處力度。
高校的錄取規則、專業分配辦法都必須提前在《招生章程》里向廣大考生公布,并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執行。
為了保證錄取的公平、公正,錄取過程中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原則,高校錄取完成后,省級招考試機構還會對高校的錄取行為、錄取結果進行監督檢查,審查高校執行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計劃情況,對高校違反國家招生政策、規定和違背錄取規則等行為進行糾正。
因此錄取高校在進行專業分配過程中,必須按照《招生章程》規定的原則和程序進行,專業分配無論是按照設定“專業級差”方式,還是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的原則,都會首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
當考生高考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只有當考生所報專業全都錄取額滿,才會進入調劑程序。
根據前文對高校分檔過程的介紹可以看出,并不是說考生選擇了專業調劑,就不會被所填報的專業錄取,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
這是部分考生和家長關于專業調劑理解的嚴重誤區。
只有低分考生才會被調劑?
被調劑的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進檔的考生。生除了分數低被調劑外,還有可能是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
比如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錄取分數偏高,最后使得該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算低,但最后也只能被調劑。
例如某年山西省錄取時,有個理科考生投檔分數是617分,當年每個考生可以填報3個專業志愿,他報的3個專業志愿分別是通信工程、交通運輸類、物流管理。
考生的分數在投檔考生中大約位于前五分之二的位置。本來這個分數不算低,但是他報的這3個專業都是非常熱門的專業,考生的第1志愿通信工程,招生計劃5人,全省包括該考生在內共有20名考生都在第一專業填報了該專業,最終錄取最低分628分;
考生第2志愿交通運輸類有3個招生計劃,在第一專業填報的就有6名考生,最終錄取最低分622分;考生的第3專業物流管理有2個招生計劃,在第一專業填報有3名考生,最終錄取最低分620分。
后來因為考生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最后被調劑到了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此外,個別考生沒有把全部專業志愿填滿,填報的專業過少也有可能導致其因無法滿足所報志愿而被調劑。
被調劑專業都是“冷門”或“不好的專業”?
很多考生之所以排斥選擇服從專業調劑,很多是因為覺得自己一旦被調劑,最后肯定是進入到所謂的“冷門專業”或“不好的專業”,其實不然,這里要為“服從專業調劑”正名。
哪些專業是被調劑專業,這不是預先規定的,而是由投檔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情況來決定,在考生被投檔分配專業前,這是一個未知數。
有可能一些優勢專業由于往年錄取分數高,今年考生不敢填報而突然遇冷,導致報考人數不足,無法完成計劃成為調劑專業。往年一些冷門專業由于錄取線低成為今年的熱門專業。
所以說專業屬于“冷門”還是“熱門”不是絕對的,是由于考生報考志愿分布不均造成的,考生報的少的專業認為是冷門專業,考生報的多的專業認為是熱門專業,沒有永遠的“冷門”,也沒有永遠的“熱門”專業,今年是冷門專業,可能明年就是熱門專業。
同理,專業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是否適合你,你是否喜歡。
某些實力較強的專業,你不喜歡,學不進去,那么這個專業對你來說就不算是一個好專業。還有些專業由于大家對其不了解,沒人報考,而成為冷門專業。
因此別人認為的好專業不見得是你的好專業,一些冷門專業也不見得都是“不好的專業”,熱門專業也不見得就全是好專業。
被調劑了怎么辦?
1. 嘗試接受被調劑的專業
誠然,當我們沒有被自己心儀的專業錄取,被調劑到其他專業時,大部分學生都會感到失落,有些甚至會選擇退學重考,但當專業被調劑后,我們要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被調劑的這個專業是冷門專業么?
我真的不適合這個專業么?
我是不是可以嘗試先接受這個專業呢?
其實大部分考生在填報專業時對某一專業的了解只是片面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深入了解后再判斷自己是否合適。
懂了再愛。
很多同學在上大學的時候,對于自己的專業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不是特別清晰。在選專業的時候,自己也沒有一個特別明晰的概念,有很多專業可能只是從名字上去看,覺得自個兒喜歡或不喜歡。
事實上,任何一門專業,你把它作為一門學問來學習的時候,都有非常枯燥的部分,所以不要把某一個專業想象得特別有趣,或者說特別難以忍受。所以,我覺得要先去了解這個專業,再去談愛或不愛。這個就跟談戀愛是一模一樣的道理——你先去了解對方,然后再說你對他的感覺,如果只看臉,未免有點太草率了。
2. 轉專業
建議大家再次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有轉專業的必要。
大家剛剛上大學,對自己的專業并不是很了解,對理想中的專業也并沒有切身實地的感受。而轉專業一般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務必要搜集好信息,考慮清楚再決定。
了解清楚學校的轉專業政策后,要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既然決定要轉專業,就要努力完成。
3. 輔修第二學位
如果無法轉專業的話,可以考慮修第二學位,這樣也能讓你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只是過程會比較辛苦,因為要同時上兩個專業的課程。
4. 跨專業考研
跨專業考研,如果你對本科專業不是很感興趣或者就業形勢不好,大二時,沒有獲得轉專業的資格,那么你就需要忍耐三年,大四跨專業考研,成功之后就可以就讀自己喜歡的專業了。
跨專業考研其實沒有那么難,理工科的數學、英語、政治是必考科目,這三門又是公共課,只需要自學專業課就可以了,也不是所有專業課都考,會考2-3門專業課。
5. 提升自己
專業并非不可替代
大家要知道很多學生畢業之后,并不會從事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而且大部分專業的“專業性”并沒有那么強。你們以后工作了就會知道,你們的專業并沒有想象中的不可替代。
怎么學,用什么態度學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沒有太大的必要糾結專業這件事情。大學的公共課程非常多,每個學院里面,專業課程的差別并不是太大。
學什么專業很重要,但是你怎么學,用什么態度學,學完以后要干嘛更重要。